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_微信附近100块,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风楼阁约茶

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萋萋青草绿,悠悠侨乡情”——记蒙古国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张家口行
日期:2025-07-28 来源:张家口市侨联
A- A+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七月的张垣大地绿草悠悠,生机勃勃,在这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七月,张家口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由蒙古国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70多名师生组成的研学营一行参访张家口,感受悠悠的蒙侨乡情。

研学营一行首先来到蒙侨故乡——张家口市阳原县。虽已是骄阳似火的七月,但清晨的化稍营英华双语学校仍有一丝凉意。来自阳原县委统战部、县政协蒙侨委员工作室等有关部门领导与师生们欢聚一堂,县政协蒙侨委员工作室成员代表为营员们送上《阳原村庄史话》,书页间藏着家乡的过往;省人大代表、阳原县无党派人士李家钰带来亲手制作的盘扣作品,经纬交织中凝结着乡土巧思。一本书籍载史,一件手作寄情,为这场文化之旅留下了独特的开篇纪念。

从校园出发,大巴车驶向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途中,工作人员的讲解让“东方人类故乡”的神秘面纱渐渐揭开——这里,曾孕育了距今数百万年的古人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走进遗址公园,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营员们驻足于一件件珍贵文物前仔细观摩。从远古的石器到记载岁月的史料,从模拟的古人类生活场景到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每一处都在诉说着阳原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参观博物馆时,营员们用略显生涩的汉语夹杂着蒙语不时发出惊叹,有的指着磨制石器问“这是古人用手磨的吗?”有的对着模拟的古人类居所比划“他们真的在这里生活过吗?”面对一连串问题,讲解员与在场嘉宾放慢语速耐心解答,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中,那些课本里抽象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渐渐变成了可触摸的石器纹路、可想象的洞穴火光,泥河湾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标注,而是能真切感知的“根之所在”。

结束了在阳原县为期两天的活动后,研学营又来到素有“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称的大境门参观。当年就在这里,无数辛劳的旅蒙华商、手工艺人从此出发,踏上张库大道去往蒙古国生活经商。研学营一行来到大境门前,从斑驳的城墙中聆听着中蒙交往的悠长历史,看到城门上书写的“大好河山”,大家似乎能看到百年间无数勤劳勇敢的旅蒙商人在城门下驱赶着牛羊马车向蒙古国驶去。

随后,蒙侨师生又来到张家口市为侨服务中心进行参观访问。“我知道,他是陈嘉庚先生”在为侨服务中心侨史长廊里,一名蒙古国学生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向身边的同学介绍墙上悬挂的侨领画像。从团结海外侨胞发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到助力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圆满举办,学生们在一幅幅影像资料面前驻足观看,感叹全世界华侨华人为祖国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蒙侨历史文化展馆中,营员们不仅通过文字介绍了解到了当年老一辈蒙侨“走张库”的奋斗历史,更通过一件件实物展品串联起连接在中蒙两国之间的浓浓乡情。有热心的蒙古国学生发现,展柜中展示的蒙古国货币缺少了一张最大面额的纸币,于是主动提出要“自掏腰包”为展馆补上这块“遗失的拼图”。张家口市为侨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家口市桥东区侨联主席周志杰十分感动,他表示,货币在商品交换中通常作为承载媒介,而现在,这张货币承载的却是浓浓的中蒙友谊和深深的故土情谊。

最后,学生们又参观了侨企河北华捷实业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市桥东区侨联主席、企业负责人周志杰的讲解下,大家了解到了纺织产品的制作过程,惊叹“中国制造”的强大。作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市唯一特许经营商,河北华捷实业有限公司企业展厅里各式各样的北京冬奥会文创产品让学生们兴奋不已,许多孩子拿起手机相机,纷纷与“冬奥网红”——吉祥物“冰墩墩”一起“打卡拍照”。企业负责人周志杰代表向蒙侨学子捐赠20余套北京2022年冬奥会纪念品。

此次蒙古国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研学活动,不仅为蒙古国学生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旅蒙归侨历史、学习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更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爱国爱乡爱家”的“蒙侨精神”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下一步工作中,张家口市侨联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大力挖掘传统侨乡历史文化,努力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河北故事”贡献更多侨界智慧与力量!

张家口市侨联、张家口市阳原县委统战部、张家口市桥西区委统战部、张家口市桥东区委统战部、张家口市桥西区侨联、张家口市桥东区侨联等相关工作人员出席此次活动。